科技日新月异,全球创新不断刷新边界。我们为您汇总今日的科技领域最新动向,带您快速了解前沿技术、突破性研究及行业趋势。
初探微软 Win11 设置 AI 智能体:洞察用户需求,实现智能调整
微软Win11系统设置应用引入AI智能体,通过端侧AI模型理解用户意图,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。用户无需手动导航,输入问题描述即可获得建议(如调整文字大小),并一键应用或撤销。该功能默认禁用,需用户授权启用。5月更新将新增语义索引,支持自然语言搜索,搜索框移至顶部中央。此功能为AI PC专属,需NPU支持,普通设备无法运行。
新华社曝光“智能客服”答非所问、弯弯绕绕,沟通效率降低、消费体验糟糕
新华社曝光当前智能客服普遍存在答非所问、转人工流程繁琐等问题,导致沟通效率低下、消费体验恶化。数据显示,2024年电商领域智能客服投诉量同比激增56.3%,今年五一期间上海超五成消费投诉涉及客服不畅。文章强调企业应落实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要求,优化人工客服接入流程,针对特殊群体设置快捷通道,合理配置人工客服资源,明确服务职责边界,切实提升服务效能。
2024年苹果智能手表出货量骤降19%:连续五年季度下滑
2024年苹果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骤降19%,连续第二年下滑且已持续五个季度销量走低。数据显示,除印度外,全球主要地区出货量均下降,北美降幅最大。下滑主因包括未推出新款Apple Watch SE、Series 10升级不足以及缺席Ultra 3型号。尽管苹果仍主导高端市场,但出货量从2021年增长27%到2024年加速下滑,市场趋势显著转变。
英特尔联手英伟达、谷歌,微软订单已签,新合作能否重塑晶圆代工市场?
英特尔近期与英伟达、谷歌达成合作,并签署微软订单,旨在拓展晶圆代工业务。作为半导体巨头,英特尔凭借先进制程技术和丰富经验,为合作伙伴提供高质量芯片制造服务。此次合作有望提升英特尔在代工市场的份额,同时助力科技公司优化产品性能。然而,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迭代需求,新合作能否重塑市场格局仍取决于技术突破、市场需求和供应链管理等因素。英特尔在代工领域的实力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谷歌持续裁员,全球业务部门约 200 人被炒鱿鱼
谷歌全球业务部门近日裁员约200人,主要涉及销售和合作业务。公司表示此次调整旨在优化团队协作和客户服务效率。近年来,谷歌持续缩减非核心业务,此前已裁减平台与设备部门数百人,母公司Alphabet更在2023年宣布裁员1.2万人。科技行业普遍呈现资源向AI和数据中心转移趋势,Meta、微软、亚马逊和苹果等巨头近年也相继裁员。截至2024年底,Alphabet员工总数约18.3万人。
曾致Windows全球性崩溃 CrowdStrike宣布用AI取代人工!大裁员500人
美国网络安全公司CrowdStrike宣布因AI技术发展裁员500人(占员工总数5%),预计二季度完成调整,费用达3600-5300万美元。公司表示AI将提升效率并保持竞争力,同时维持2026财年47.4-48.1亿美元的营收预期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公司去年7月曾因软件更新导致全球Windows系统大规模崩溃。
亚马逊部署“触觉”机器人,Vulcan将接管仓库高频补货任务
亚马逊推出具备触觉感知的Vulcan机器人,实现仓库补货自动化。该机器人融合AI与力反馈技术,能精准抓取75%的库存物品,处理速度达每小时300件,效率超普通员工。Vulcan可优化空间利用,降低工伤风险,已在美、德仓库部署。亚马逊强调人机协作,称机器人旨在替代重复性工作而非完全取代人力。专家指出触觉技术是机器人操控的关键突破,未来将拓展至更多应用场景。
贾跃亭又有新动作!法拉第未来提交三项AI混增系统专利
法拉第未来子公司Future AIHER提交三项AI混增系统专利,聚焦AI深度强化学习优化能量管理,提升增程动力系统效率。首阶段技术将应用于FX系列车型,解决传统混动系统在严寒地区的短板。专利亮点包括个性化动力管理、结构性创新及跨领域扩展性。公司计划分两阶段推进:短期整合第三方技术快速市场化,长期自主研发并拓展至EVTOL、货运卡车等多领域。
中国XR设备迎巨变:AR眼镜销量大涨157% VR狂跌不休
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XR设备市场呈现显著分化:AR眼镜线上销量同比暴涨157%,占据XR市场74.8%份额,雷鸟创新等品牌领跑;而VR设备销量同比下滑18.8%,占比降至25.2%。数据显示AR凭借轻便、低价及广泛应用自2023年下半年起持续超越VR。尽管AI眼镜成为行业热点,但创新产品供应不足,AI拍摄眼镜等技术商业化仍需突破。整体XR市场销量8.5万台,同比增长66.3%。(149字)
微软联手谷歌力推A2A开放协议,AI 智能体实现跨云跨平台无缝协作
微软宣布支持谷歌推出的A2A开放协议,将在Azure AI Foundry和Copilot Studio中整合该技术,推动AI智能体跨云跨平台协作。A2A协议旨在实现智能体间高效通信与安全数据交换,与Anthropic的MCP协议互补。开发者可通过A2A构建跨供应商无缝连接的智能体系统,用户只需一次调用即可联动多个智能体。微软高管表示此举彰显公司对行业开放性的承诺,将助力开发者将实验性技术转化为企业级解决方案。
谷歌Gemini火力全开!实测:原生图像生成新升级确实强实测最新升级One More Thing
谷歌Gemini原生图像生成功能迎来重大升级,图像质量、文本渲染和生成速度显著提升。新版本支持元素融合、实时编辑和局部修改,用户可在Google AI Studio免费体验。实测显示,Gemini能快速生成高质量图像,准确渲染多语言文本,并实现精准扩图和换图。尽管部分细节仍有改进空间,其整体表现已令人惊艳。此外,结合Gemini 2.5 Pro还能将图像转换为代码演示。开发者可通过API集成使用,每张图成本0.039美元。
OpenAI神秘项目曝光:cderGPT,用AI加速药物评估
OpenAI近日曝光神秘项目“cderGPT”,旨在利用AI技术加速药物评估流程。该项目已与美国FDA及马斯克团队展开多次讨论,FDA局长透露已开始尝试AI辅助科学评审。cderGPT或将帮助缩短药物审查时间,但具体细节仍保密。虽然AI有望简化申请检查等基础工作,专家也提醒需规范AI训练数据及模型标准。部分人士担忧AI可能产生误导性信息,影响审查可靠性。目前FDA已设立专项研究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,行业普遍认为需谨慎推进AI辅助药物审批。
AI诱惑太大,“贪婪”的硅谷风投们不满足只做个VC了
硅谷顶级风投机构正集体转型,从传统VC模式向PE化方向演进。Lightspeed、a16z等机构通过获取RIA牌照突破投资限制,可参与二级市场、控股收购及长期运营。这一变革源于AI时代对巨额持续资金的需求,以及传统VC模式面临的一级市场流动性困境。转型后的机构能更深度参与AI竞争,采用PE式多元退出策略。目前美国VC行业呈现两极分化,而国内机构仍持观望态度。高回报率成为支撑转型的关键,红杉等机构最新基金募资规模印证了这一趋势。